ISSN 2097-6054(网络) ISSN 1672-9234(印刷) CN 11-5289/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
出版:中华护理杂志社
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Scopus

推荐文章更多...

2025年, 第2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5-03-15 上一期   
虚拟与模拟教学专题
多路径交互式传染病护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侯朝铭, 高静, 吴晨曦, 徐然, 杨静, 柏丁兮
2025 (3):  261-265.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01
摘要 ( 188 )   HTML ( 0)   下载PDF (3.0¥) ( 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以病毒性肝炎为例的多路径交互式传染病护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并进行初步的教学效果论证。 方法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以护理流程为指导,设计开发以病毒性肝炎为例的传染病护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并应用于护理本科生的实验教学,采用虚拟实验操作得分、人均操作次数、实验时长及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结果 构建的多路径交互式传染病护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以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诊疗和护理为背景案例,按照护理流程分为疾病诊断、入院护理、对症护理、出院护理4个模块。4个模块共包括14个交互任务,其中5个交互任务设置多条路径,呈现实时反馈的个性化、多样化实验流程。560名学生虚拟实验操作平均得分为(80.02±12.75)分,使用系统总次数为698次,人均使用1.25次,平均实验时长为(61.30±24.54) min,学生对系统的整体满意度(非常满意者占比)为96.96%。 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实验系统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为护理本科专业开展传染病护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提供借鉴。

急性白血病患者护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裴先波, 周芙玲, 黄婷婷
2025 (3):  266-271.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02
摘要 ( 97 )   HTML ( 0)   下载PDF (3.0¥) ( 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设计急性白血病患者护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并探讨其应用效果。 方法 立足学生视角,构建包括知识点预习、练习模式、考核模式及实验测评报告4个模块,涉及“安全、沟通、评估、干预、药物/静脉注射管理、效果评价”六大类反应动作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护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将该实验应用于该院2020级和2021级78名护理专业本科生内科护理学课程“白血病”一节的实验教学。教学结束后,统计学生在线训练时长、访问次数、实验成绩等;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邀请学生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护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可用性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练习模式下,学生访问次数为3(1,5)次,在线训练时长为29~346[53(48,132)] min,学生平均练习成绩为(78.34±16.96)分;考核模式下,学生成绩为(92.28±4.75)分,考试时长为(45.09±5.23) min。84.6%(66/78)的学生对系统总体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78.2%(61/78)的学生认为系统在易用性上为“容易”或“非常容易”,80.8%(63/78)的学生认为系统在有效性上为“有效”或“非常有效”。75.6%~93.6%的学生对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起到的各教学效果(提高白血病病情观察能力、锻炼白血病临床护理思维、提高护患沟通能力、激发对白血病的学习兴趣、提高白血病护理能力、培养人文关怀精神、提高项目所涉相关操作技能水平)持认可态度。 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护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具有可用性,学生对其效果认可度较高,可为急性白血病护理临床实践奠定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ICU初级模拟师资案例设计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刘经邦, 夏叶茹, 王莉, 吴黎莉, 宫晓艳, 曹勤利, 毛霞文, 庄一渝
2025 (3):  272-277.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03
摘要 ( 224 )   HTML ( 1)   下载PDF (3.5¥) ( 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 AI)在ICU初级模拟师资案例设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24年8月将40名某院参加ICU初级模拟师资案例设计培训的ICU护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在接受理论培训、考核基础上,人工设计模拟案例;试验组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理论培训、考核的基础上,接受Gen AI在模拟案例设计中的使用培训,并依托Gen AI工具设计模拟案例。比较两组案例设计用时,以及培训满意度和案例质量得分。 结果 试验组案例设计用时为(56.20±9.35) min,短于对照组的(181.35±22.13) min(P<0.05)。试验组培训总体满意度得分为10(9,10)分,高于对照组的9(8,10)分(P<0.05)。案例质量方面,两组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适宜性、情景的仿真度和详细性、评估和反馈机制设计的合理性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场景设计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干预措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教学材料的实用性与可及性、案例难易程度与教学对象的匹配度4个维度上得分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en AI提高了ICU初级模拟师资培训参与者的案例设计速度,并提升了其对培训的满意度。Gen AI在模拟案例设计上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在严谨性和专业性等方面未表现出优势,在使用Gen AI进行模拟案例设计时需进一步对案例内容进行评估和审核。

直升机空运后送护理救援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初步应用
邵佩, 苏向妮, 张琳苑, 林悦, 胡珊博
2025 (3):  278-282.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04
摘要 ( 79 )   HTML ( 0)   下载PDF (2.5¥) ( 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直升机空运后送护理救援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及在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中初步应用的效果。 方法 根据野战与灾害护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直升机空运后送护理技术教学内容,设计直升机空运后送护理救援模拟教学案例,并搭建以EC135飞机为原型的航空护理模拟实训平台。选取我校2020级15名护理本科生开展实践教学,从训练系统、案例流程、学习收获、教学方式4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课后开展教师座谈会,讨论应用该系统进行实践教学的感受及对该系统的评价反馈。 结果 调查显示,学生对系统的逼真性(4.39 ± 0.35)、案例流程的逻辑性(4.45 ± 0.62)、案例分析的能力(4.72 ± 0.43)、伤情应急处置的能力(4.74 ± 0.59)及教学创新性(4.80 ± 0.35)、激发学习兴趣程度(4.82 ± 0.49)6个方面评价较高;教师对系统的初步应用持肯定态度,认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方面有积极作用,也对教师课堂授课能力、课程设计质量和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结论 基于直升机空运后送护理救援模拟训练系统实施的实践教学能够以伤情变化为牵引,重现机上救援场景,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及手段,得到学生认可。

虚拟现实技术在安宁疗护教学中的应用进展
黄渊, 何春菊, 朱童, 邓仁丽
2025 (3):  283-287.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05
摘要 ( 134 )   HTML ( 0)   下载PDF (2.5¥)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及社会对高质量善终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培养专业的安宁疗护人才显得尤为迫切。然而,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安宁疗护实践时间和机会有限、教学环境存在真实性缺陷等因素均成为安宁疗护教学的挑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为解决安宁疗护教学中的难题带来契机。该文全面综述虚拟现实技术在安宁疗护教学中的应用场景,包括创设实践情境、技术实现路径、虚拟现实技术操作形式与场所,以及应用效果等,并提出不足与建议,旨在为促进安宁疗护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课程·教材·教法
本科护理人文关怀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
路佳慧, 顾玲玲, 文稀, 李惠玲
2025 (3):  288-293.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06
摘要 ( 107 )   HTML ( 0)   下载PDF (3.0¥)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本科护理人文关怀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并评价教学实施效果。 方法 设计护理人文关怀课程教学方案,主要步骤包括明确教学目标、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设计、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评价设计。将该方案运用于该院2022级和2023级护理专业学生护理人文关怀课程教学中,通过课程成绩、关怀实践作品,结合对学生进行的半结构式访谈结果综合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 194名护理本科生课程成绩为(92±3)分,共形成20项关怀可视化实践作品。根据访谈资料提炼出5个主题,分别为营造亲和互动情景,促进深度人际交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与融入,促进学生学业素养养成;助力学生领悟关怀本质并践行关怀,达成知识的迁移与转化;助推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提升思政教育实效,助力培育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 结论 本科护理人文关怀课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有助于提升学生人文关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水平,学生对其认可度较高。

本科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建设与成效分析
孙欣, 黎海鸥, 魏莱, 陈湘军, 吴海燕, 杜苗, 杨贵芳, 周阳, 王冬华
2025 (3):  294-298.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07
摘要 ( 56 )   HTML ( 0)   下载PDF (3.0¥)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伦理学课程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会如何进行适当伦理决策的专业基础课程。为解决课程理论知识抽象、难以被理解,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以教师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教学评价存在局限性等痛点问题,教学团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重构课程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打造落实“课程”与“思政”融合方案、创新教学实施、开发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考核方面着手,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夯实了课程建设。该文分享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建设路径与成效,旨在推动护理伦理学教学高质量发展,为同类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岗课赛证”融通视域下高职《常用护理与照护综合实训》活页式教材建设与成效
张云萍, 关丽丽, 徐璐, 夏立平
2025 (3):  299-305.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08
摘要 ( 50 )   HTML ( 0)   下载PDF (3.5¥) ( 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岗课赛证”融通视域下的活页式教材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诉求和重要举措。该文在厘清“岗课赛证”融通视域下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明确教材建设定位、组建多元创新团队、明确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重设教材模块体系、确定情境化活页内容、开发多样化数字化资源,开展了高职《常用护理与照护综合实训》活页式教材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果与成效,可为推动护理职业教育高质量教材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反思支架在高职内科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闵瑰, 戚雯琰
2025 (3):  306-312.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09
摘要 ( 56 )   HTML ( 0)   下载PDF (3.5¥)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理论下反思支架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西省某高校高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试验组(54名)和对照组(56名)。试验组采用有反思支架的对分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讲授新课、独自学习、课堂讨论和课后反思5个环节,学生在课后根据支架完成3轮反思日志。对照组采用无反思支架的对分课堂教学。通过期末成绩、反思日志质量、自我反思与洞察力评价量表、深度学习调查量表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 试验组第3次反思日志得分高于第1次(t=8.590,P<0.001)。教学后,试验组期末成绩、自我反思与洞察力得分、深度学习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4.605、3.423、2.093,P<0.05)。 结论 深度学习理论下对分课堂反思支架有利于促进学生反思,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洞察力和深度学习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职业成长与发展研究
机器人辅助手术护理配合模块化培训方案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陈思媛, 包安竹, 谢彩霞, 刘婉琳
2025 (3):  313-320.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10
摘要 ( 73 )   HTML ( 0)   下载PDF (4.0¥)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机器人辅助手术(robotic-assisted surgery,RAS)护理配合模块化培训方案,并验证其效果。 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半结构访谈、德尔菲、小组讨论法,形成RAS护理配合模块化培训方案。选取某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接受RAS护理配合培训的21名手术室护士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培训;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该院接受RAS护理配合培训的21名手术室护士作为试验组,对其实施基于RAS护理配合模块化培训方案的培训。比较两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护理配合项目完成时间、医生满意度得分。结果 试验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护理配合项目完成时间(包括术前用物准备时间、机械臂保护套安装时间、RAS系统3D镜头校正时间、移动床旁机械臂至指定位置时间、术中故障识别及处理时间、术后器械分类整理时间)、医生满意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RAS护理配合模块化培训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高了手术室护士RAS护理配合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缩短了RAS护理配合项目完成时间,提升了医生的满意度,有助于保障RAS质量安全。

肿瘤专科护士护理实践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玉, 周志欢, 刘倩雯, 覃惠英
2025 (3):  321-328.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11
摘要 ( 98 )   HTML ( 0)   下载PDF (4.0¥)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肿瘤专科护士护理实践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和使用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3月在广东省选取216名肿瘤专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制的肿瘤专科护理实践行为问卷、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肿瘤专科护士护理实践行为总均分为(3.46±0.65)分,各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临床护理(3.73±0.62)分、教育(3.50±0.75)分、管理与领导(3.33±0.83)分、咨询(2.95±0.91)分、科研(2.84±0.90)分。护士执业环境、专科护士角色职能发挥程度、医疗机构开展院外护理会诊活动、专科护士承担护理门诊工作、学历、医疗机构类型、专科护士培训学术组织类别、职称是肿瘤专科护理实践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肿瘤专科护士的肿瘤专科护理实践行为可进一步提升,护士执业环境建设、护理门诊和会诊工作开展有助于提升实践行为,可继续探讨优化肿瘤专科护士培养和使用的机制。

公立医院护士多院区执业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方颖, 邵乐文, 李晨阳
2025 (3):  329-334.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12
摘要 ( 92 )   HTML ( 0)   下载PDF (3.0¥)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大型公立医院护士多院区执业管理体系,为多院区间护理人力资源的调配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4P模型,采用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形成公立医院护士多院区执业管理体系初稿,并邀请15名专家进行Delphi法函询,构建公立医院护士多院区执业管理体系。 结果 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第2轮函询专家意见变异系数为0~0.19,一、二、三级指标的Kendall’s W值分别是0.200、0.142、0.143(P<0.05)。构建的公立医院护士多院区执业管理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素质管理Personality、岗位管理Position、绩效管理Performance和薪酬管理Payment),8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 结论 构建的公立医院护士多院区执业管理体系内容科学、可靠、全面、可操作性强,可为多院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卫生行政部门推行护士区域多点执业提供参考。

国内外护理领导力相关文献热点和发展趋势比较分析
荆蓓, 刘焱, 王亭舒, 彭双飞, 李亚玲, 姚丽
2025 (3):  335-340.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13
摘要 ( 94 )   HTML ( 2)   下载PDF (3.0¥) ( 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分析国内外护理领导力相关文献的现状、关注热点及发展趋势,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收录的护理领导力相关文献,使用Excel软件统计年发文量,使用VOSviewer1.6.18软件进行关键词聚类及平均出现时间分析。 结果 国内外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国外发文速度及数量优于国内。从高频关键词与突现词分析结果发现,变革型领导力是国内外文献共同关注的热点;与国外文献相比,国内对护理领导力的培养对象局限,组织文化建设的深度不够,相关理论发展薄弱。 结论 国内要提高对护理领导力的重视程度,立足于国情及社会背景需求明确护理领导力发展方向与重点领域,丰富护理领导力内涵,完善各医疗相关机构护理人员领导力培养。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提升青年对失智症认知和友善度的教育方案构建研究
黄润洪, 王涵, 刘宁, 王群, 李卫燕, 尹一桥, 谭美晶, 吴建炜
2025 (3):  341-347.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14
摘要 ( 71 )   HTML ( 0)   下载PDF (3.5¥)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适用于青年群体(15~24岁)的失智症认知和友善教育方案。 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对专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设计教育方案初稿。2024年7月30日—2024年9月19日,使用德尔菲法对20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以最终确立青年对失智症认知和友善的教育方案。 结果 2轮专家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5%(17/20)和100%(17/17);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6和0.844;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76和0.247(P<0.001)。最终确立的教育方案由5个一级条目(预期成效、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和培训评价)、17个二级条目和44个三级条目组成。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青年对失智症认知和友善的教育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进一步推广失智症友善教育提供基础。

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高排量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张思苑, 高欢玲, 刘利红, 李红梅, 马彩虹, 崔彩彩, 吕旭晶, 陈薇镜, 杜晓龙
2025 (3):  348-354.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15
摘要 ( 80 )   HTML ( 0)   下载PDF (3.5¥)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适用于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患者的高排量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护理人员评估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提供依据。 方法 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法、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高排量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 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75%(15/20)和87%(13/15),专家判断依据系数为0.873、0.969,专家熟悉程度为0.920、0.938,专家权威程度为0.897、0.954,2轮函询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67~0.338、0.377~0.397(P<0.05)。最终构建的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高排量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63个三级指标。 结论 构建的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高排量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全面、高效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中文版老年人跌倒恐惧评估工具测量属性的系统评价
张海莹, 王雪辰, 杨迪, 张凤娃
2025 (3):  355-362.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16
摘要 ( 86 )   HTML ( 0)   下载PDF (4.0¥)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中文版老年人跌倒恐惧评估工具的测量特性及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为医护人员选择评估工具提供依据。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PsycInf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文版老年人跌倒恐惧评估工具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1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采用基于共识的健康测量工具遴选标准(Consensus-based Standards for the Selection of Health Measurement Instruments,COSMIN),对评估工具进行评价并形成最终推荐意见。 结果 共纳入17项研究,包括13种中文版老年人跌倒恐惧测量工具,均未报告工具的跨文化效度和反应度。最终养老机构跌倒自我效能量表(Nursing Home Falls Self-Efficacy Scale,NHFSS)为A类推荐,简版特定活动平衡信心量表(Short version of the 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ABC-6)和老年跌倒恐惧评估表(Geriatric Fear of Falling Measure,GFFM)为C类推荐,修订版跌倒恐惧问卷(Fear of Falling Questionnaire-Revised,FFQ-R)等10个评估工具为B类推荐。结论 NHFSS内容效度较好,优先推荐应用,但仅适用于养老机构老年人。FFQ-R可综合性和多维度评价老年人的跌倒恐惧,可初步推荐使用,但其测量学属性仍有待验证。

专业实践
移植物动静脉内瘘链式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薛小玲, 岳晓红, 邓亚楠, 王炎, 徐甜甜, 王瑞敏, 王沛
2025 (3):  363-370.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17
摘要 ( 67 )   HTML ( 0)   下载PDF (4.0¥)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链式管理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实践效果。 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法,构建AVG链式管理方案。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于该院接受AVG成形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AVG链式管理,将其分入试验组或对照组,对试验组实施以血管通路护理骨干为主导的AVG链式管理方案,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AVG启用后1年内的一期辅助通畅时间、二期通畅时间,进入通路随访期后1年内的诊室随访率,以及AVG启用后1年内的多单穿刺执行率。 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204例,其中试验组123例、对照组81例。试验组、对照组AVG启用后1年内的一期辅助通畅时间依次为12.0(8.6,12.0)个月、10.0(6.8,10.0)个月(Log-rank检验χ2=5.870、P=0.015),二期通畅时间依次为12.0(9.2, 12.0)个月、12.0(8.4,12.0)个月(Log-rank检验χ2=8.343,P=0.004)。试验组进入通路随访期后1年内的诊室随访率,以及AVG启用后1年内的多单穿刺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AVG链式管理方案的实施有利于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AVG的通畅时间,提升患者诊室随访依从性,提高多单穿刺执行率。

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徐文琪, 韩慧敏, 郭畔旭, 刘颖珂, 刘京辉, 李小利, 杨长永, 章明阳
2025 (3):  371-378.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18
摘要 ( 82 )   HTML ( 0)   下载PDF (4.0¥) ( 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高质量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和相关专业网站中与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设定为2012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1日。2名经过系统循证知识培训的研究者根据明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汇总。 结果 共纳入文献13篇,包括指南6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2篇、临床决策1篇。总结28条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最佳证据。 结论 研究总结了关于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最佳实践证据,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可为医疗工作者进行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循证支持。

综述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就医延迟研究进展
邱丽欢, 梁安怡, 欧阳淑怡
2025 (3):  379-384.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5.03.019
摘要 ( 94 )   HTML ( 0)   下载PDF (3.0¥)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就医延迟(包括院前延迟和院内延迟)是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溶栓率低的主要原因。该文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就医延迟的概念内涵及就医延迟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就医院前延迟影响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因素、症状感知水平、认知和相关知识水平、就诊和转运模式;院内延迟影响因素包括医疗资源有限和水平不足、院间转诊未成体系、缺乏相关标准化救治流程。建议将单眼突发性无痛性视力丧失纳入院前卒中评估,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识别度;构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绿色通道,缩短到院至溶栓时间,进而改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就医延迟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