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护理教育 ›› 2019, Vol. 16 ›› Issue (7): 541-543.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19.07.016
陈伟娜,韩星敏,周纪妹,贺旖君
Wei-na CHEN,Xing-min HAN,Ji-mei ZHOU,Yi-jun HE
摘要: 目的 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 131I治疗的患者体外辐射剂量变化,探讨患者出院日及临床过程中的辐射防护方法。 方法 选取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进行 131I治疗的患者74例,在治疗后24 h、48 h、72 h、96 h,使用放射性核素治疗监护机器人测量距患者颈部及1 m处的体外辐射剂量水平,并与出院参考标准进行比较。 结果 行 131I治疗后24 h、48 h、72 h、96 h,距患者1 m处辐射剂量为270.11(202.46,427.18)、64.02(39.01,101.19)、16.74(10.07,27.69)、5.28(3.41,10.40);行 131I治疗后24 h、48 h、72 h、96 h,辐射剂量符合出院要求的患者分别为0例、2例(2.7%)、52例(70.3%)、70例(94.6%)。 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行 131I治疗后体外辐射剂量变化差异性较大,建议动态检测患者行 131I治疗后1 m处的体外辐射剂量,按照辐射剂量要求执行个体化出院时间。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时要做好防护,可使用放射性核素治疗监护机器人完成部分工作。